【乡村振兴】获嘉县中和镇北街村:聚焦“三通一规范” 建设和美新农村今年以来,为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,筑牢乡村振兴基础,获嘉县中和镇北街村以“我的家乡我建设”为契机,坚持“3533”党群代表议事会,群策群力,高质量落实“三通一规范”,全力打造乡村坚实“里子”,展现乡村美丽“面子”。截至目前,共投入资金 100 余万元,义务参与乡村建设群众 800 余人,新硬化道路 15 条共计 1150 米,铺设各类管道 1320 米,规范强、弱电线 米。
党群议事定基调。召开“3533”党群代表议事会,详细讲解“三通一规范”内容和意义,明确打好环境整治“翻身仗”的目标任务,同时收集汇总党员群众建议,探索“自治、 帮治、互治”工作模式,提高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。
入户宣传接地气。制定支部居中统筹、党员联户宣传计划,通过入户走访,讲明“三通一规范”具体内容,征集规划建设意见,增强群众对村庄建设的认同感,营造浓厚的干事氛围。
规划先行求实效。聘请专业人员对整村进行勘探测绘,综合考虑村内地势条件、群众意愿等因素,规划设计高标准“三通一规范”路线,实现农村道路、自来水、污水收集户户通,强弱电线 余条宅前小路墙壁以“上白下灰” 的形式进行打造。
为解决建设资金问题,该村坚持政策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、盘活存量与挖潜增收相结合、做强产业与培育主体相结合,探索多种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。
盘活集体资产。在镇清产核资专班指导下,坚持尊重历史、维护稳定、分类整改、依法推进原则,稳步推进清产核资工作。组织历任村干部、信访人员、包地大户,逐份研判剖析合同,整改不规范合同,全力攻坚疑难点问题。同时,以和谐社区为试点,建设社区门面房,以租赁代替出售,增加村集体长期收益。目前,已解决个性疑难问题 18个,预计收回集体经济资产价值 100 余万元。
挖掘特色产业。以庭院为载体、以家庭为单元,依托房前屋后的“方寸地”,因地制宜发展种植、养殖等庭院经济,着力打造农村家庭“增收园”。充分发挥养殖大户、技术能人等“头雁”作用,激活“群雁”活力,探索带动群众发展庭院经济。目前,已围造鱼池 130 余平方米,改造兔笼、鸽子笼 50 余个,投放鱼苗 300 余尾,养殖种兔 60 只,预计年均可增收 3 万元以上。
规范土地流转。坚持以村集体为主导推进土地流转,“盘活”撂荒土地,让土地“流”出活力,“转” 出后劲。制定详细流转方案,统一全村土地流转金额标准,明确流转程序,由村民把土地流转给集体,再由村集体统一外包,规避农民自发流转中的不规范行为。与群众、种粮大户签订三方《农村土地经营权委托流转协议》,遇到矛盾和风险统一由村集体解决、由村集体兜底,确保村民和经营主体权益不受损失,让群众心里更踏实。至目前,该村已流转土地 680 亩,流转率近 70%。
群众筹一点。组织“我的家乡我建设暨九九公益日”动员会,号召党员群众参与家乡建设,共筹集乡村建设资金 30 万余元,激发群众建设家乡的“主人翁”意识。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家乡建设人才邀请函,吸引有房屋改造、泥瓦砌筑、艺术彩绘等工作经验与特长的人才加入乡村建设半岛综合体育,充分调动 500 余名能人乡贤参与家乡建设积极性,形成民建、民管、民享的长效机制,引导、发动党员、干部和群众共同谋划设计、建设打造“最美宅前路”。
建设省一点。贯彻“能省一分是一分”,综合利用“五清五拆五整治”专项行动中清理拆除的旧砖、旧瓦、水缸、木料以及切割路面废弃的水泥块等闲置资源,将其作为整治的主要材料,预计节约石料、物料等 5 万余元。部分宅前路采用“压花地坪”模式,通过自主定制路沿石模具,采用混凝土浇筑,自主设计花型、颜色,节约成本 10 万余元。
标准高一点。坚持整体美化、垂直绿化、门前亮化有机统一,强化“量体裁衣”“一村一韵”思想,通过增加彩绘图案设计,利用砖头、石块做出特色墙体设计,打造特色主题胡同,增添美感,增加植被绿化道路,安装装饰小灯点缀街道,实现乡村建设与文明建设互促共融,外展乡村“颜值”、内提精神“品质”。截至目前,共打造特色主题胡同 26 余条。